1.1特點及適用范圍
預應力加固法又稱體外預應力法,是采用預應力鋼拉桿或預應力型鋼撐桿對結構構件或總體進行加固的方法。優點是后加部分拉桿或撐桿與原結構的應力應變滯后現象得以完全消除,原結構桿件內力可相應降低,原結構變形有一定減小,原結構裂縫有一定程度閉合。缺點是裸露預應力鋼件需要有效防腐防火措施。
預應力拉桿加固主要用于大跨度梁、長板、框架、桁架、鋼架、網架及大偏心受壓構件。預應力撐桿加固主要用于軸心受壓柱、小偏心受壓柱,以及混凝土強度偏低或受壓鋼筋配筋量不足的彎矩不變號的大偏心受壓柱受壓側加固。
1.2方法要求
預應力拉桿的布置應與結構的受力相應,即預應力所產生的結構內力與外荷載產生的內力應相反、相互抵消。對于簡支梁、板正截面受彎承載力不足時,應采用水平拉桿,布置于梁板底面;若斜截面受剪承載力也不足時,應采用下撐式(又稱折線式)拉桿。對于連續梁(板)、框架梁、框架柱、門式框架、三鉸拱鋼架等,拉桿的布置一般是與外荷載彎矩圖相應,構件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載力均可得到提高。對于桁架、網架等空間桿件結構,拉桿一般是順拉力最大的桿件或承載力嚴重不足的受拉桿件方向布置。
預應力撐桿的布置,對于軸心受壓柱、小偏心受壓柱,以及軸壓比超標的框架柱,應雙面雙向布置;對于彎矩不變號的大偏心受壓柱受壓側加固,則可以單面布置于受壓一側。
拉桿預應力的建立,當拉桿為普通熱軋鋼筋,規格為2C12~2C25時,可采用橫向張拉及豎向張拉等方法,拉桿與錨板可焊接連接;當構件跨度較大,鋼筋大于2C25時,為便于拉桿的繃直和就位,拉桿與錨板不宜直接焊接,應采用螺栓連接;張拉工藝可為橫向張拉、豎向張拉、電熱張拉及機械張拉。熱軋鋼筋用作預應力拉桿時,應先經張拉,冷拉應力為0.85~0.9fstk。對于大跨結構,當采用鋼絞線、高強鋼筋或高強鋼絲時,應采用千斤頂機械張拉,并用錨夾具對拉桿進行錨固。撐桿預應力的建立有兩種方法,一是鍥頂法,二是橫向張拉法。預應力拉桿、預應力撐桿的張拉控制應力應滿足相關標準規定。
1.3構造措施
預應力拉桿及撐桿端部應有可靠的錨固,錨固承載力必須大于等于拉桿或撐桿本身的承載力。對于拉桿與錨板采用焊接或栓接情況,錨板是采用“后錨固技術”后設;亦可利用原有預埋件作錨板,但位置要合適,錨固承載力應足夠。錨板的形式應于構件錨固區情況相適應;對于一般梁、板及桁架,有鋼靴、鋼套及鋼板箍等做法;對于框架梁,可采用型鋼套箍或穿孔螺栓+墊板等做法。對于采用預應力錨夾具錨固及機械張拉情況,應后設張拉錨固塊;錨固塊設于構件頂端時,一般用一根短型鋼橫梁即可;設于端側時,則應做成鋼牛腿形式。預應力撐桿主要是傳遞壓力,端部構造較為簡單;壓力是通過承壓角鋼傳給框架梁柱節點;承壓角鋼規格不得小于L100×75×12,在大肢上,應保證梁根部混凝土不產生局壓破壞;承壓角鋼采用結構膠及錨栓粘接錨固于梁柱相交角部。
折線形拉桿的轉折點,即支承節點,其構造做法與拉桿類別及數量有關。對于每側一根的熱軋鋼筋拉桿,支承節點由鋼墊板和鋼筋棒組成,構造較為簡單。對于鋼絞線、高強鋼筋及高強鋼絲拉桿,支承節點由弧形短管和U型鋼墊板組成。拉桿以弧形短管為支承,曲率半徑不宜太小,不能轉死彎。弧形管焊于U型鋼墊板側面。U型鋼墊板用結構膠和錨栓錨固于構件底面和側面。
1.4主要施工工藝流程
粘貼錨固鋼板→焊接拉桿粗鋼筋→安裝張拉裝置→預張拉→張拉→防護處理。